返回 唐末大军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42 若要别人卖命,你也要有足够的本钱[1/2页]

    “晓谕镇抚代北、云中各地的军旅,警惕敌骑侵犯边塞。李嗣源流亡塞外,也势必要筹集衣食粮米,而很有可能犯边掳掠......”

    李天衢吩咐下去,心中还寻思着李嗣源统掌的亲军余部,再加上前去投奔的康义诚、药彦稠等沙陀裔军将所部兵马,满打满算,撑死也就两万多人...仅凭现在的军力,当然也无法与魏朝抗衡。

    那么李嗣源要尽快壮大势力,他也就只有竭尽所能的拉拢塞外诸族各部。

    对于现在已经成了游牧势力的后唐而言,李嗣源也不能说一点机会都没有...契丹做为征服者,对于扩张的势力范围内其他族裔也不乏横征暴敛、镇压胁迫,其中一些部族排斥激忿,虽然只得屈从,但如果有的选,也不愿为契丹效力。

    李天衢还想到,按正史线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继位之后,由于契丹的高压统治,而致使吐谷浑、突厥当中一些部落首领带着族人,去投奔中原王朝。还有黄党项、逸利、越利诸族部落首领也纷纷遣使送上契丹所授的诏书、旗帜,也意图劝请后晋能联合诸族各部,一并抵抗契丹。

    儿皇帝石敬瑭,固然没胆子收容那些部落,而明目张胆的与他“父皇”耶律德光作对...然而当时官居成德军节度使,曾上表直斥与契丹约为父子,割让幽云十六州等举动乃此晋之万世耻的安重荣则主动招诱一些部落入境...石敬瑭遂连下十道诏书劝谕,反而激得安重荣起兵反叛,结果兵败被斩,首级也装在匣里,献于契丹而向耶律德光做了个交代。

    李天衢查阅后唐降臣名薄,也看到了先前担任振武军巡边指挥使,却因耶律阿保机亲自统领大军攻取藩镇,兵败逃离,又发现后唐晋阳朝廷已经覆亡,而只得降从于魏朝的安重荣名头...目前北地很多部族被契丹征服的时日不久,而以李嗣源在塞北的号召力,也很有可能拉拢来一些部落联手对抗契丹。

    还有一件事让李天衢有些担心...后唐降从的文臣武将,也是因为晋阳朝廷覆灭,李克用、李存勖一脉的子嗣又尽被魏朝控制,还要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而只得归降于魏。可是李嗣源宣称继承后唐皇位,以他的身份而言,也有可能促使一些降臣反覆不定,那么又当如何安置眼下归降的那些臣僚军将,还需要多费些心思才是。

    直至号召幽州蓟县军民降从于魏朝,而促使王彦章兵不血刃拿下卢龙军治所的藩镇掌书记刘审交赶赴太原晋阳,而入朝前来觐见...李天衢就瞧他施礼参拜,又恭声说道:

    “臣本为唐国臣子,如今社稷虽覆亡,可国破山河在,也实不愿见契丹占取幽州,进而侵害中原...故而愿献城于魏,而为陛下效命。毕竟对于中原汉家百姓而言,魏朝国富兵强、锐气益壮,方能震慑得塞北外族不敢妄生觊觎中原的野心......”

    李天衢倒也记得这刘审交表字求益,以此人的能力来说,他尤精吏道、抚绥有术,而会深受治下百姓的拥护爱戴。在正史线中,刘审交倒有另一层身份,他还做过五代政坛不倒翁冯道的上级。

    所以当刘审交病逝之后,按史载冯道便曾叹言“予尝为刘汝州僚佐,其刺辽、磁,治陈、襄、汉,皆称平允,不显殊尤,其理汝也,又安有异哉...然身死之日,致黎民怀感如此者,诚以不行鞭朴,不行刻剥,不害物以利己,确然行良吏之事,薄罚宥过,谨身节用,安俸守礼分而已......”,并亲笔致哀辞六章,以悼念刘审交。也足见他施政有方,而是个能将民生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的贤臣。

    然而刘审交虽表态臣服,可李天衢也从他的语气中觉察出些许无奈...毕竟本来效忠于河东李家,而所效忠的君主身死,又改换门庭投效曾经的敌国...只要不是那种分毫不会顾忌卖主求荣的奸佞小人,心里或多或少也总会有些愧疚。

    心中盘算着,李天衢面露温煦的笑意,便安抚刘审交言道:

1042 若要别人卖命,你也要有足够的本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