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时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欠列车[2/2页]

    高速机车,这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之一,在中国还在保持着的40公里以下速度的时候,列强们,已经达到了80公里以上,美国德国的干线铁路,甚至超过了100公里,这样的速度,才形成了庞大的物流,最关键的是,在实验的线路上面,蒸汽机车甚至可以跑出160公里以上的速度,正逐步的逼近最快的180公里,即便是在后世,180公里,也可以称之为准高速机车,蒸汽动力,在高速的情况之下,耗费的能量巨大,也会产生一定的浪费,高速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巨大的。

    道路交通的速度,代表着一个政府,一个国家整体的能力,中国古代的社会,之所以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因为交通,一个朝代成立之初,吏治廉洁,政治清明,庞大的国家得以迅速发展,可是到了朝代之末,各种事情累计到一个极点,特别是欺上瞒下,中枢无法掌控地方的实际,毕竟当从南到北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情况之下,很多东西知道了之后,已经没有时效性了。

    快马驿道,800里加急,只是一个偶尔为之的东西,不能解决问题,可是高速列车却可以解决,高速客运以120公里的平均时速的时候,一天24小时,可以行驶2880公里,这几乎超过了5500里,哪怕是中国最边陲的地方,只要修通了铁路,2天也能够到达,这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失效和控制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的客运,可以把相当大的一部分区域,变成一个整体。

    如同目前包头这样,控制的范围是200公里以内,这是借助着高速公路,用高速马车在换马的情况下达到的,在5小时的时间抵达,未来一旦达到了120公里,就速度而言,等于包头直接控制的区域会扩大3倍,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会扩张开去,一些本不会在包头工作的人们,会选择来到包头工作,而且,包头也可以把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企业或者资源,向外扩张,成立一个个新的工厂,这对于包头的一体化和提升来说,好处是非常之大的。

    一个城市,哪怕发展的再好,也不能够做完工业和各方面一切的东西,包头也是一样,如果不是杨元钊,面向全世界的眼光,还有海外渠道的支持,根本发展不到这个程度,现在的包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类似瓶颈的位置,大量的工业积压,让工人和人口急剧的增长,超大规模的城市,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而言,很重要,但是其他的方面,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压力,适当的把产能分开,借助着物流,降低城市人口成本,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嘱咐工人们加强施工,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图纸,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然后杨元钊也顺着铁路一路的视察,其他的一些小站,包括铁路上比较重要的铁路桥,立交桥之类的,都是在他的考察范围。相对于包头,其他地方站点,都已经完成了,哪怕是太原站和绥远站,他们的规模,也追不上包头车站,最多就是三个股道,6个站台,跟包头的12个站台比起来,最少差了一半以上,候车室和广场等占地面积也相当的小。

    这一圈下来,杨元钊非常的满意,看样子几个月的时间,詹天佑基本上,全心的扑倒了铁路的建设上面,否则的话,哪怕包头拥有足够多的机器,足够多的筑路机械和工人,也别想把这些都给建起来,这需要何等的统筹能力和建设能力。

    4500公里的铁路,实际上是1500公里,贯通了十来个大小不一的城市,以线的方式,把蒙古,山西,甚至是陕西的一部分,联络了起来,通过正太和京张铁路,更是跟中国已有的铁路网链接,这让包头,终于拥有一个相对便捷的交通环境,无论是走太原,通过正太铁路转平汉路,从长江口出海,还是直接从京张铁路,从天津出海,这都是一个方向,只不过,受制于那两条铁路的运力,每年的吞吐量有限,但是包头的物流能力和运输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现在,就是不知道,第一批到达高速列车的车头和车底,是否能够尽快的运输到太原了。

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欠列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