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48 神迹之后是屠杀[1/2页]

    对阿瓦城西门的突袭作战,就是在这些缅兵完全蒙逼的情况下开始的,第一批被杀死的是驻守在西门城楼上的几十个缅兵,因为那里部署着两门口径相对大一些的青铜炮和十多具大型火铳,因此成为方临佑带领连队的攻击重点。

    实际上,那个地方大多数所谓的青铜炮,就是一种只需要两个人抬着发射的大号火绳枪,这些士兵被杀的原因正是那两次盲射。

    当时,城头上两名头脑还算清醒的军官,正在指挥士兵用火铳和青铜炮各自对城墙外漆黑的旷野盲射了几发,然而射击的响动和烟火给埋伏在城外的炮队提供了显眼的反击目标,第一时间飞来的是四枚燃烧弹,爆炸后熊熊燃烧的火光照亮了整个西门城墙,大火很快点燃了木制的城门楼,于是这简直就是在城墙上燃起了一个巨大的火炬,这不仅给进攻城门的两个连照亮了前进道路,也给四百米外的炮队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战场照明。

    事实上,除了西门楼,在附近城墙上的缅兵尚有二百多人,他们大多数死于手榴弹和五九式步枪,这些一直处于蒙圈状态的缅兵们,在死到临头的时候不仅没有反抗意识,甚至连逃跑的意识都没有。

    因为,当两个步兵连从城墙内的南北两处阶梯登上城墙时,这些黑人士兵们吃惊地发现,城墙上依然站着大群的士兵,透过火光可以看到,不少人仍然被江面的景观吸引,他们呆呆地望着江面,背对着自己的枪口,对身陷危险浑然不知……

    就在战前,从连长到士兵都得到方副旅长的一个特别命令——

    “在此次作战行动中,要把握住这场战斗的核心任务:控制城门和城墙。

    因此要排除一切干扰,专注核心任务,在战斗中不要追击逃离城墙的士兵,不收留任何俘虏,一切行动都要以控制城门和附近城墙,迎接主力部队入城为中心展开!”。

    这个特别命令被各级军官们传达到了每个士兵那里,但是很快就被简化成:“不追逃,不留俘”这六个字。

    方临佑下达这个命令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己这边确实有点兵力不足,因此既无法分兵追逃,更无法派人看守那些随时都会变成不稳定因素的俘虏,他希望在自己身边留有尽可能多的士兵。

    然而这个命令隐含的意义是什么,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就非常清楚,不追击逃离城墙的敌人这一点好理解,把敌人赶跑就是了,因为无论这些敌人逃离城市还是跑回城墙脚下的军营,对于控制了城墙的我军而言,都很难再对城墙构成威胁,加上缅军的人数和装备根本无法与占有地利和火力优势的联邦陆军作战,更别说夺回城墙了。

    对于不留俘虏这种事情,士兵们没有想太多,他们知道这个背后意味着什么残酷的真相,然而官兵们长期接受的军事训练和作战条例教育告诉他们,如果遇到敌人的伤兵,官兵们只需要做一个简单迅速的战场判断:对自己有没有威胁,如果有,则补刀或者补枪,如果没有,则听之任之。

    因此士兵没有在战斗中救护敌人的义务。

1348 神迹之后是屠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