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83 援军终于到了[2/2页]

    “以我的感觉,必定是那位夏校长听闻到了什么风声,所以才把自己的左膀右臂——绿萼妹子派到新安城做总督府财物总监,怪不得上次电报里还说到妹子已经十八了,结婚证你们俩早就领了,还强调说妹子是你的法定夫妻,这公事往来的电报里忽然插了这么一段,当时我就觉得有些离谱,只是当时大家都忙,没太注意,现在想想,怕是发现了什么吧?”

    “其实吧,关于绿萼的安排,我早就知道了,一直盼着来呢……”

    魏鸿这话几乎是脱口而出,不禁有些脸红,只不过城门楼上光线不太好,另外哥俩没看出来而已……

    朱北国又说道:

    “不管怎么说,你们哥几个在新安城集军政于一身,也应该配合教委的义务教育政策,只不过那几个统一确实需要讨论,这一点我赞同方临佑的看法,很有见地呢……”

    这时魏鸿叹口气说道:

    “问题是竹园和向日葵几乎不给我们这边分配师资,总不能一直让我们哥几个兼任老师吧?现在回想一下,发现我们哥几个在离开新安城之前,基本上一小半的时间都在当老师,还是全科兼职老师……”

    哥几个在南门城楼上讨论到半夜,话题从这场战斗的军事总结开始,一直聊到哥几个家里的闺中秘事,直到三位把带来的仙人洞乳酒全部喝完,人已经有些飘飘然后,讨论才结束。

    一六六一年十二月十八日凌晨,在阿瓦城西门城墙上值勤的第二旅一位军官,从他的军用望远镜里发现,西方伊洛瓦底江的江面上,忽然出现了点点船帆和几缕黑色的烟尘。

    军官的心情忽然激动起来——,经过许多天的等待,援军终于来了。

    时间没过多久,阿瓦城墙上的士兵们就看到,整个宽阔的江面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大小船只占满了航道,强劲的江风把五花八门的帆具吹得向前鼓起,五彩的旗帜在江面上随风飘扬。

    这些船只用缆绳互相串联在一起,共排成四列纵队,城墙上的人们发现,几乎每条船的吃水都很深,船舷距离水面很近,因此船队行进时造成的波涛,会时不时打上相邻船只的甲板。

    每条船上都是人影幢幢,船舷两边排桨翻飞,四艘作为牵引和前导的“澳洲铁船”,船尾烟囱的里喷出滚滚浓烟,显然这是在开足了马力,奋力地拖行着整个船队缓缓地逆流而来不久,城墙上就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那是听闻后跑到城墙上看热闹的汉民们发出的,在城里的街面上,人们奔走相告——澳洲人的大军到了。

    从这天起,到永历皇帝离开阿瓦城南航的那段日子里,有大量的船舶在伊洛瓦底江上络绎不绝地穿梭往返,担负着阿瓦城和仰光之间的交通运输。

    在此期间,数万各种补给物资,包括近万名联邦陆军的弹药和给养,都是通过这条航道运送的。

    十八日上午,联邦陆军第一旅的先头头部队——六个齐装满员上步兵连,加上任柯的参谋部和野战医院,加起来近一千四百多人,全部登陆阿瓦城西码头。

    军队登陆时各种船舶靠港,桅杆林立,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吸引了很多汉民观看,任柯还在西门举行了军队入城仪式,军乐队奏响第一旅专属的行军曲《波基上校进行曲》,此曲再次在全城汉人中引发了轰动效应。

    这天中午,永历皇帝在王宫广场再次举行了一场阅兵式这是朱北国在一周之前就给永历提出的建议,永历皇帝当时欣然接受。

    朱北国知道,自从上次这位大明皇帝在王宫广场上检阅了联邦陆军第二旅之后,天子对自己身披戎装,然后在节奏感很强的进行曲中,骑着高头大马检阅军队的活动有很大的兴趣,甚至还有点上瘾,除了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激动感外,皇帝也意识到,这个形式确实是鼓舞士气的有效方法。

    于是,就在那天晚上,皇帝就把白文选和邓凯二人叫到书房,开口就问白邓二人,咱们大明的军队能不能学学人家澳洲人的“操典”?

    这个词汇还是他刚刚从朱老师那里学到的。

    嗯?学什么?怎么学?两位臣子听得一头雾水。

1383 援军终于到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