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之权(求月票)[2/2页]
“事分轻重。”
朱浩在纸上划了几下,“吏部出现空缺,想争也争不了,这必然是阁臣发动言官参劾四部部堂的主要目标,他们要把官员的考核任免权拿到手,不如就由着他们提名,廷推时也不必拒绝。问题就在于其余三部,户部必须要由亲信之人来掌控……”
张左突然道:“听说南京户部黄尚书,跟兴王府颇有渊源。”
朱浩一听,心想,不会是苏熙贵的礼已经送到张左这里了吧?这么快就要举荐黄瓒了?
朱浩当然不想让黄瓒这个时候来趟浑水,当即摇头:“黄尚书估计是阁臣下一步要集中参劾的对象,不必将他拉到风口浪尖来……不如,以安陆本地名儒,孙老来继任此位。”
张左看了看唐寅,见唐寅没什么表示,当即眨眨眼道:“这倒是极好的人选。”
孙交跟兴王府之间毕竟是有交情的,虽然最后儿女亲家没成,但老兴王朱右?z对孙交是很推崇的,安陆本地又只有这一个当朝部堂级别的大人物,这时朝堂出现变动,不找孙交来找谁?
“那兵部呢?”
唐寅问道。
“兵部想争也争不来啊。”
朱浩笑着摇头,“以我估计,内阁推出的人选,多半为之前与吏部尚书王琼积怨颇深的彭泽……此人或许会迅速倒向阁臣一边,只有工部,也许还能做点文章。”
张左会意道:“那意思是,吏部和兵部不争,先将户部和工部两部尚书拿到手,不知工部尚书以何人入选?”
朱浩作为熟知历史之人,若是按历史发展,自然是顺序推荐,以保证大明嘉靖初年的政治体系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把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压缩到合理范围内。
但现在他已经无须如此谨慎和保守。
“工部右侍郎赵璜。”
朱浩提出人选。
经历过历史的验证,已有过试错和纠错的机会,原本赋闲在家已历十年的林俊被朝廷启用为工部尚书,随后就成为杨廷和一党,处处跟皇帝作对。紧随其后的陶琰在工部也没做出成绩,最后才将工部尚书之位交到赵璜手上。
赵璜虽是文官,却有个好处,从来不拉帮结派,属于“铮臣”的代表,这样的人既不为杨廷和所用,不会参与到大礼议这种矛盾尖锐的事件中来,也不会完全听命于皇权,属于朝中能干实事的代表。
张左道:“可对此人……无甚了解啊。”
朱浩笑道:“我会将他的生平事迹列出来,让陛下看看此人的能力,若是陛下觉得不合适,再选他人也无妨。”
张左笑呵呵道:“朱先生提出的,自然是为陛下好,怎会不妥呢?”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琢磨出点味道来。
岂不是说,大明部堂的人选,都由朱浩来定?这权力……堪比皇帝,就算不是皇帝,那也绝对是监国级别的,估计杨廷和都要靠边站。
朱浩叹道:“如今是非常时期,我只能尽我所知,尽量为陛下举荐合适的人选,为的是跟阁臣、言官等做朝堂争锋,我可没有要左右大明朝局的意思。”
“啊?这是自然,咱都是自己人,目的为何,一清二楚,否则陛下也不会差遣咱家来问朱先生和唐先生的意见。”
张左很识相。
说是问询朱浩和唐寅二人的意见,但主要就是问朱浩的看法。
连张左都知道,朱四绝对信任朱浩,其次才是唐寅。
这时候谁看不出来新皇拿朱浩当大明“宰相”?
再说现在朱四刚继位,一心要跟杨廷和等文官斗,完全没必要考虑朱浩是不是有僭越之嫌。
再说了,就算朱浩的提议不妥,皇帝不主动提出来,杨廷和就不会提出别的人选?到时没有合适的人来补缺,就会被阁臣打压,最后选上来的人都是阁臣派系的人,那不倒大霉了?
一致对外的时候,内部的抱团看起来非常重要。
“时候不早,咱家要赶紧回宫禀奏,陆典仗……哦不对,应该称呼你陆千户,请您护送咱家回去可好?”
张左出宫一趟,怕被人盯着,轻装简从,但难保不会有心人盯上并实施那暗杀之举,如此也能看出,新皇派系人人自危,如此心态才会令互相紧密抱团。
第四百八十三章 宰相之权(求月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