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倚关攻恭[2/2页]

    这一班“政坛狙击手”,正暗地里磨拳擦掌,只待轩军回国,就要有所发动。在日后波云诡谲的政争中,他们会有精彩表演,现暂时按下不表。

    几路人马,共同的目标,是恭王;共同的“倚靠”,是关卓凡。

    还有最后一路,异曲同工,也是“倚关攻恭”。

    几路之中,以这最后一路能量最大。但这一路说到人数,究竟起来,却只有一人。

    这个人就是慈禧。

    对待旗人和洋务的态度上,慈禧和恭王是完全一致的。

    但对待权力的态度上,可就不一样了。

    慈禧的地位非常微妙。名义上,最高的决策权在慈安手里;而实际的办事权,全部掌握在恭王的手里。就是说,慈禧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第一,要慈安支持;第二,要恭王服从。二者缺一不可。

    慈安是很少不支持她的,这一层问题不大;但恭王可就不是完全服从了。

    叔嫂二人如果生出不同意见,最终又不能达致统一,会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慈禧迁就恭王,这种情形并不算少。

    一种是慈禧坚持,恭王只好遵命。

    但“遵命”绝不代表慈禧的意志就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军机都是恭王的人,六部也都看恭王的脸色,一件事情,如果恭王心里不想办,就算朝堂上口头上答应了下来,也总有各种办法,在执行的过程中消灭它于无形。

    除非“慈颜大怒”。但太后是不可以和议政王轻易发脾气的。

    包括在一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上,慈禧其实也做不得主。

    有一次,安德海拿了一张单子,去向内务府要东西。这张单子,安德海自作主张,比“常例”添了一些东西。不过,这个“常例”是在平洪杨的时候定的,当时钱得花在军兴上,宫里的开销压缩得很厉害。

    安德海想,仗既然打完了,“太后以天下养”,多要一点东西不算过分。慈禧被他几句好话一说,也觉得有道理,既然他自夸一定有本事要的回来,就由得他了。

    内务府的司官为难,向内务府大臣明善请示。明善指示:只要不需动用现银,库里有的,尽可以拨给他。

    未曾想,这个时候兼领“管理内务府银库”的恭王来了,一问端详,大为恼火:“拿‘则例’来!”

    所谓“则例”,就是“常例”的书面记录。恭王拿着单子,一条条对照,多出来的,通通划掉。

    处置完毕,临走前还对明善扔下一句话:“告诉小安子,他再这么浑水摸鱼,挑事逗非,当心他的脖子上的吃饭家伙!”

    这句话,明善当然不会转告安德海,也没有任何必要了:因为恭王的声音很大,坐在屋子外的安德海听得清清楚楚。

    恭王依据“则例”的做法当然是正路,但言语动作之间太不给人面子,安德海固然又怕又恨,回去偷偷哭了一整天,慈禧心里也很不是味儿。

    慈禧痛感:没有自己的班底。

    *(未完待续请搜索?天文?W,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七十一章 倚关攻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