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零章 就要你这句话[1/2页]

    大公主和小皇帝两个,算是青梅竹马,她和小皇帝一样,从小就亲近母后皇太后,而不是圣母皇太后;文宗薨逝之后,丽贵太妃母女两个,更是把慈安视作了自己唯一的庇护人——事实上,慈禧并无意为难她们母女,可丽贵太妃如何能够相信圣母皇太后有这份心胸?当年,自己于她,可是有“夺宠之恨”的!

    敦妞嫁给关卓凡,会增加慈禧对关卓凡的影响力;丽妞嫁给关卓凡,会增加慈安对关卓凡的影响力——这一点,慈禧和慈安一样,心里面明镜似的。

    但慈禧却还是很大方地把大公主扯了进来,原因在于:

    一,如果候选人只有大妞和敦妞,在慈安属意的人选几乎必败的情形下,她很可能不会支持自己的建议;多一个丽妞,慈安既有胜算,便会赞成自己的提议。

    二,慈禧有把握,虽然丽妞容颜更美,但关卓凡会按照自己的筹划,选择敦妞。

    敦妞比起丽妞,颜色也许略逊,但也是地道的美人胚子;最重要的是,她有一个好阿玛。

    丽妞呢?呃,她的阿玛,早就……不见啦。

    本来。上位者御下的手段。无非拉一派、打一派。分而治之,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以确保自己最终裁决人的角色不动摇。

    如果关卓凡娶了敦柔公主,担不担心关、恭两大势力结合在一起,难以控制呢?

    不担心。

    慈禧认为,到了关卓凡和恭亲王这个位面,裂痕一旦生出,永远不能真正消除——至少。根本不是靠一个翁婿关系可以黏合的。

    究其竟,是他们掌握的资源和权力太大,为了这个盘口,亲娘老子都未必会认,别说一个外父、一个女婿了。

    不说关、恭了,就是左宗棠、郭嵩焘,也算儿女亲家,一旦生隙,不是也几乎你死我活?现在两个人勉强“将相和”了,可这完全是因为“上头”的撮合。还有现实利益的驱使,跟他们的亲戚关系。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吗?

    需要的话,还可以在关、恭之间打进新的楔子,这些,以圣母皇太后的手段,并不如何为难。

    还有,心理上,慈禧已经首先把敦妞视作自己的女儿,其次才是恭王的女儿。

    权衡利弊,她认为,敦妞嫁给关卓凡,对自己,利是大于弊的。

    慈安既欣然同意,“挑公主”之议,两宫皇太后就算组成“统一战线”了。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要安排“两边的人”见一个面。

    敦妞,关卓凡是见过的;大妞,不晓得关卓凡见过没有?不过,两宫皇太后都明白,现在的重点已不是大妞,而是丽妞——怎么才能安排他们俩见一面呢?

    最简单的办法,是施当年芳斋堂赐宴侍卫故技,关卓凡以御前大臣身份带班,就是当年醇王的角色。小皇帝莅宴,大公主作为小皇帝的陪伴,如同当年的敦柔格格,一同与宴。这样,关、丽二人,就见上面了。

    但这个方案的麻烦之处在于,现在的侍卫里面,没有当年关卓凡之类人物,两宫皇太后赐宴已经比较突兀;而皇帝和公主都长大了,隆重与宴,若没有一个合理的由头,更加叫人看着奇怪。

    这可把慈安考住了。

    慈安为难了好一阵子,慈禧才装作突然想起来的样子:“有了!他是皇帝的师傅,咱们请弘德殿的师傅们吃饭!”

    这个主意好!

    师傅是“西宾”,大户人家对师傅,向来视作半个家人,赐宴弘德殿,既自然,又亲切;另外,更可彰扬两宫尊师重道,传出去,绝对是佳话一段。

    皇帝是学生,当然要与宴;不但与宴,还要“执壶”——就是为师傅们斟酒,这,又会是一段佳话了!

    皇帝既然出席,大公主以皇帝陪伴身份出席,也就很自然了。

    唯一可虑的,是倭老先生的那张脸,别到时候板出什么花样来,搞得大家扫兴。

第一一零章 就要你这句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