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天下大震[2/2页]
冲着周嘉谟点了点头,朱由校转头看向户部尚书毕自严。
这次疫情来势汹汹,轻易不会退去,朱由校已是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陛下放心,钱粮也已准备充足。"
户部尚书毕自严也顺势起身,冲着案牍之后的天子躬身回道。
此时的他颇有些庆幸,辽东战事在悄无声息中解决,辽东经略熊廷弼并未顺势掀起大战,故而太仓库中的存银还能勉强维持。
"陕西逢此大难,难免有人偷奸耍滑,上下其手,令左光斗亲自走一趟吧。"
"臣等遵旨。"
暖阁中的众臣对视了一眼之后,倒是没有提出异议,左光斗身为督察院左都御史,其职责本就是巡查地方。
现如今陕西发生了如此大的灾祸,身为九卿之一的左光斗亲临地方,也可安顿民心,体现中央赈灾的决心,乃是一举两得之事。
正好左光斗出京,也可顺便巡视地方,闹清楚延安府那个地方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会滋生出如此之多的流民。
在朱由校有些模糊的记忆当中,他隐约记得初代"闯王"高迎祥便是陕西延安府的人氏,莫不是因为蝴蝶效应,高迎祥提早登上历史舞台了?
想到原本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农民军起义,朱由校的心神便是为之一凛,眼神也是愈发的寒冷。
"对了,让赵吏带着人也走一趟吧。"
沉默了半晌,朱由校突然提到了对于暖阁中众臣来说,有些陌生的名字。
唯有一直立于朱由校身后,沉默不语的王安最先缓过神来,冲着朱由校躬身应是。
年前的时候,独掌锦衣卫十余年大权的前任指挥使骆思恭上书"乞骸骨",并未颇为识趣的推荐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接替他的位置。
经过天子的一番"不舍"之后,封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允准其回乡终老。
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赵吏则是升任新的锦衣卫指挥使,成为朱由校身边新的"鹰犬",骆思恭之子骆养性则接替赵吏的位置,成为了南京锦衣卫指挥同知,坐镇南京。
不知不觉间,就连朱由校都是有些没有意识到,随着掌权日久,地位日渐稳固,他也变得有些"乾纲独断",急功近利,原本的处处隐忍,步步为营已然逐渐被他忘于脑后。
乱世当用重典,明末的乱局已然出现端倪,不容朱由校如同昔年那般"谨小慎微",他要采取最用力的措施,当一切能够威胁到大明江山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无论是辽东的建州女真亦或者关外的蒙古,或者西南边境的土司,陕北大地的流民,都将被他逐一解决。
"陛下,是否免除受灾严重府县的税款?"
见到朱由校沉默不语,好似没有什么事要交代了,内阁首辅周嘉谟忽然起身,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
按照往年的规矩,凡是受灾严重的府县,朝廷都会酌情免除去赋税,免得沉重的赋税给百姓们带来更大的负担。
"免除延安府和西安府三年赋税。"
听到周嘉谟的话语后,朱由校的眼眸深处便焕发了一抹光彩,他竟是给忘了。
明末历史上那些独领风骚的人物都是在饥饿以及沉重赋税的双面夹击下,方才选择了揭竿而起
如若只是简单的赈灾,而未将他们身上的枷锁免去的话,恐怕对于明末的乱局依旧有些于事无补。
第696章 天下大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