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扬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5章 英国公进宫[2/2页]

    朱由校已然下令,于各地粮仓抽调番薯等物,尽皆运往西北,尤其是陕西一带,由孙传庭全权负责此事。

    除了抽调粮草之外,西北等地因为有秦王府,庆王府,肃王府身先士卒,施加在百姓身上的赋税也没有那般重,故而此时陕北的情况还不算太糟。

    不过也仅仅是不算太糟而已。

    兴许是瞧出了张维贤和吴汝胤二人脸上的尴尬,朱由校连忙话题一转,带到了二人所关心的五军都督府上一事来。

    "老国公和恭顺侯进宫,想必是为了重整五军都督府一事吧。"

    听得此话,张维贤和吴汝胤纷纷来了精神,尤其是张维贤更是主动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五军都督府传承至今,早已是名存实亡。"

    "似我等勋贵,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报国之力。"

    "各地文贵武贱早已是司空见惯,还望陛下给我等勋贵一个报效大明的机会,也好过庸碌一生。"

    张维贤一番激昂慷慨的陈词令得暖阁中肃立的小太监们都不由得瞧瞧抬起头,打量着这位大明勋贵之首。

    这位老国公,倒是好大的志气。

    案牍之后的朱由校似乎也没料到张维贤的态度如此之坚决,不由得微皱着眉头问道:"老国公可是认真的?"

    "倘若勋贵子弟也要报效大明,唯有像世孙张世泽那般,于军中摸爬滚打。"

    "如此一来,勋贵子弟,将门世家与寻常百姓家中的儿郎皆需要一视同仁,于沙场中重拾祖辈的辉煌。"

    "老国公可是做好准备了?"

    对于在原本历史上,真正做到与国同休的英国公府,朱由校自然是欣赏,敬重的很,也不介意扶持英国公府。

    但真正让朱由校对张维贤另眼相看的,还是因为其早早的便下定决心,将养尊处优多年的世孙张世泽送往了辽东,开创了自明初之后,勋贵子弟参军的先河。

    若是大明勋贵人人如此,大明焉有衰败之理,又如何会将军权旁落,交给了一群从未亲临过战场的文官。

    张维贤和吴汝胤来此,自然是早已做足了准备,听得朱由校如此问询,自然也是不慌不忙。

    "陛下,大明勋贵多如牛毛,自是有些贪生怕死之辈,但更多的则是渴望建国立业,为我大明出力的好儿郎。"

    "还望陛下明鉴。"

    听得此话,朱由校也是微微眯起了眼睛,嘴角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

    自他继位之后,便是将重掌军权当做头等大事。

    现在虽然通过种种手段,培养了京营这等嫡系军队,并且将南京大营的军权重新收回中央,但地方上的军权却依旧没有直接统辖。

    这些地方上的卫所官兵依旧受制于当地的督抚亦或者兵部,就连朱由校都不能直接对他们发号施令。

    欲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重振太祖初年的五军都督府。

第1025章 英国公进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