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扬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9章 忌惮?[2/2页]

    "爱卿辛苦.."

    出乎暖阁中众人的预料,案牍后的天子并非召集追问忠烈祠的具体细节,只是欣慰的点了点头过后,便是沉默不语。

    天子的这番反应倒是让徐光启有些摸不到头脑,下意识的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后,方才惊疑不定的拱手说道:"敢问陛下,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妥?"

    一语作罢,他便向身旁的兵部尚书孙承宗投去了求助的眼神,希望能够得到孙承宗的提醒。

    "爱卿误会了.."

    不待孙承宗有所反应,案牍后的天子倒是微微一笑,给忐忑不安的徐光启吃了一颗定心丸。

    "朕只是刚刚在和老国公的闲谈之中有感而发,对于我大明的军制有了些许看法..."

    在徐光启,毕自严乃至孙承宗有些茫然的眼神中,案牍后的天子缓缓说道,眼眸深处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狡黠。

    "还请陛下示下.."

    彼此对视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神过后,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孙承宗缓缓起身,有些迟疑的问道。

    出于与生俱来的直觉,他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似乎掉入了朱由校的某个全套之中。

    "年关将近,平辽伯熊廷弼已是先后两次上书,请求回京述职,各位爱卿如何看呐?"

    在几名心腹重臣狐疑的眼神中,朱由校又一次"避重就轻",没有直接回答孙承宗的问题,而是将话锋一转,提起辽东经略熊廷弼想要回京述职的事情。

    "辽东已平,建州女真尽数伏诛,经略回京述职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猜不透朱由校的用意,故而孙承宗的语气格外谨慎,一边小心的斟酌用词,一边不断打量朱由校的神色。

    "老师所言不差.."

    "只是建州女真虽平,但辽东尚有十余万大军,袁应泰及洪承畴又分别调任宁夏巡抚及甘肃巡抚..."

    嘶!

    还不待朱由校将话说完,几名朝臣便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就连沉默不语的英国公张维贤也是缓缓睁开了双眼,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

    至于兵部尚书孙承宗及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反应则更加不堪,呼吸急促的吓人,虽然天子没有将话说完,但他们却是听懂了天子的言外之意

    随着广宁巡抚洪承畴及辽东巡抚袁应泰分别被天子调至陕北之后,辽东便成为了熊廷弼的一言堂。

    尤其是随着关宁铁骑及天雄军悉数被天子调离辽东,朝廷对于辽东的掌控力更是系于熊廷弼一人。

    天子这是对平辽伯熊廷弼有些忌惮了...

第1339章 忌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