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 浔州事[2/2页]
说来也怪,早在万历末年开始,这广西的气候便逐渐有些诡异,庄稼的收成也连年降低,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即便如此,他们这些老实多年的瑶民也没有生出其他的心思,毕竟日子虽说苦了点,但终究是能坚持,只要将这两年熬过去就好了。
但两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旱灾却是打破了广西浔州维持了数十年的平静,也激发了他们这些瑶人掩埋在心底的血性。
因为浔州自古以来便是边陲之地,条件极为恶劣,当地官府与百姓的关系也有些紧张,故而很少有官员们愿意来此赴任。
即便是有"不信邪"的,在到任之后,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辞官回乡,亦或者谋求他职。
久而久之,这浔州的"知州"便空缺了下来,最后被一名来自桂林府的"豪商"捡了便宜。
但仅用"豪商"来形容又有些词不达意,毕竟这位信任的"知州大人"可谓是手眼通天,与桂林城中的"靖江王府"都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虽然如此言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但在广西当地百姓之间却是流传甚广。
毕竟在广西这片地界,如若没有桂林城中的"靖江王"点头,区区一名"富商"如何能够出任浔州知州。
本来似这等官场的龌龊事与当地瑶民没有半点关系,也没有人在意这知州大人究竟是什么出身。
但不知是不是急于"回本"的缘故,新任的知州大人甚至还不待屁股坐稳,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捞财"。
随着府县的豪绅富商皆被其敲上一笔之后,他又将主意打到了朝廷的"赋税"之上。
原来早在天启四年,两广总督胡应台便是上书中枢,请求中枢减免浔州府,庆远府及南宁府一成赋税。
毕竟相比较广西境内其余府县,生活在这三府的瑶族人,壮族人最多,也最容易生乱。
若是放在寻常时候,一成赋税虽说有些吃紧,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更何况本就是朝廷明文规定的赋税,已是承平多年的瑶人们也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但近两年广西气候轨迹多变,庄稼收成又不好,这一成赋税便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尤其是些许知晓内情的百姓再得知这一成赋税竟是知州大人自己收入囊中之后,压抑多时的百姓们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
"哎,别急。"
"事不至此.."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显得有些疲惫的声音在众人的耳畔旁响起,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见得被称为"胡大哥"的汉子已是负手而立,脸上的表情有些深邃。
闻声,周遭数人下意识的便要开口,毕竟他们早在起事之初,便将那不顾他们生死的浔州知州宰了,再也没有了退路。
虽说背靠大峡谷,就算山脚下的官兵再多上十倍,也奈何不了他们,但若有选择,谁又愿意一直待在深山老林之中。
这天寒地冻的,实在是有些受罪。
第1367章 浔州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