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根源[1/2页]
微微扭过头来,无锋似像有些感触的随意问道:“哦?你的看法似乎有些折中啊,说来听听。”
“现在太平教其实主要集中在河朔地区了,安原虽然是太平军的老巢,但已经成为了我们手中孤岛,要想颠覆它易如反掌,只是大人不愿意多费些折损罢了。但现在河朔看上去似乎还有些气势,地盘也还有四府,控制的人口也还有六七百万,军队数量也还在四十万上下,也可以算得上是太平军中的精锐,但这里边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内部已经在太平教何去何从的政策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尤道方明显已经走火入魔,沉迷于那些所谓的宗教幻想中去了,一味幻想能够在他所谓的圣国建立一个耕者有其田人人皆能平均的理想天国,但这显然是一个理想上的东西,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要想在所有人中建立这样一个均贫富等贵贱的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使社会退步,但尤道方现在似乎既看不见也听不进这些不同意见。”
“但太平教中也还有一些智者有头脑的智者能人,比如薄近尘、陶邦以及许文哲等人,他们已经发现了太平教在这方面政策的偏差,其实在太平圣国初建的时候,尤道方代表的那种思潮已经有些抬头,但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太平教取得的巨大成绩掩盖了这一矛盾,但随着太平教控制地区逐渐稳定下来,这些思潮也就渐露端倪,而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已经太平教的弱势逐渐暴露出来,究竟该如何应对这剧烈变化的局势,尤道方、唐国泰以及于永志代表的一派急激进派和薄近尘、陶邦和许文哲稳健派已经越来越表现出水火不相容的趋势,他们在对待他们控制区原来中上层士绅的态度上成为焦点,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控制区内的稳定。”
“在这里边其实还存在一种隐藏在这两派背后的隐形力量,这股隐形力量实力殊为不弱,甚至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代表就是成大猷和于永志。他们从其内心本质来说与方才所说的两派主要力量都并不相容,成大猷从其在九江实施的政策来看,应该是倾向于薄近尘一派,但这个家伙相当刁滑,占住了九江后便有了独立倾向,他在看到太平教势力已日趋衰落时,便已经在某些方面更是和帝国一些实力打交往甚密,他有些手段更是模仿大人您初期的措施,其志不小,不过他毕竟和太平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即便是想要甩开这层关联,只怕也不大可能了。至于那个于永志,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这个家伙表面上是尤道方的忠实拥护者,但内里这个家伙已经变了质了,他和他的几个心腹在河朔地区收刮到的大量民财,都分别秘密存在了帝都和江南的几大钱庄,甚至连我们西北银行一样开有户头,这个家伙眼光不浅啊,和成大猷一样看出了太平圣国命不久矣,这是二人各自选择的方向不同罢了。”
“总之,太平教已经不复有往日创业时的那种同心协力了,而且由于原来维系他们的领袖尤道方在逐渐丧失他的领袖魅力,他的指导方向已经大大偏离了正确的历史进程,而太平圣国的周围更是出现了像卡曼和我们西北这种强大势力,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再重振雄风了,遭到覆灭已经是时间问题,当然这是属下一家的看法。”
令狐翼一口气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结合着他作为军情局长掌握着的大量情报信息娓娓道来,其间有理有据,连梁崇信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这位下属在这个军情局长的位置上干得的确不错。
“嗯,分析的不错,不过令狐你再预测一下,太平教将会在什么时候彻底消失呢?”无锋饶有兴致的笑着问道。
摇了摇头,令狐翼对这一点却是十分慎重:“大人,太平教的崛起是有它的历史特定原因的,尤其是帝国北方,由于帝国起家的功臣大多是出身北方几郡,在帝国取得政权后,出于收买人心和削减兵权的双重需要,帝国初期几任皇帝都大量册封功臣和赐予土地,而这些功臣极其部将也都大多回到了他们原来的故乡,所以在北方几郡中不但功勋贵族极多,而且土地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大小贵族手中,由于北方几郡土地贵族思想保守,工商业发展受到歧视,所以这些功勋贵族的资财都主要集中在土地和土地收入上,这样恶性循环,他们的收入大多投入到了继续购买土地上而不是工商业上,使得土地越来越集中。”
“而北方诸郡由于地形气候原因以及历来不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有着靠天吃饭的情形,收获不稳定使得这些贵族更加变本加厉的提高租赋,下层人民因为生活困苦,渴望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太平教因时而动,利用北方地区连续的灾荒年辰,不断发展信徒,在帝国北方几郡已经奠定了深厚的根基,从而一举成事,而近几年中北方地区相比之下还算风调雨顺,普通民众都还能过得过去,除了部分狂热的太平教信徒,许多下层百姓对这方面也就没有那么狂热,但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下层民众无法生存下去,必然又会生出对太平教所宣扬教义的向往和憧憬,这种思想只要有心人一煽动又会成为席卷而来的农民起义浪潮。即使这表面上太平教可能因为各方力量的夹击而被扑灭,但这是表面上的明火被扑熄,火星仍然暗藏,只要机会一成熟,随时可能死灰复燃。所以太平圣国的溃灭是必然的,但要想根除太平教所带来祸乱根源,却不是一件易事,除非从根本上改变北方诸郡下层百姓的生存条件。”
令狐翼的分析让无锋和梁崇信同时相顾点头,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北方诸郡基础设施太差,完全是靠天吃饭,而恰恰这几郡又是土地贵族势力最为强大的地区,残酷的压榨让这几郡的农民即便是在正常年景也只堪解决温饱,一遇上灾害便会出现大批的盗匪流寇,而出现大灾,那更是群情汹汹,一有引火线,便极有可能出现太平教起事时那种情形,尤其是现在太平教的各种教义在北方几郡下层中广为流传的情况下。
第四节 根源[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