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希腊之地中海霸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八章 图里伊会战(四)[2/2页]

    戴弗斯不像其他将领亲身投入战斗中,一旦开战,那就完全是放任战局的发展,他骑在马上,在方阵后方从左至右、从右至左,密切观注战斗进程,随时通过传令兵发号施令。之前卢卡尼亚人阵列的右端眼看就要被击溃,他的心中也好一阵激动,谁知接下来战局逆转,他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但他没有再催逼士兵们进攻,因为他知道,除了敌人援军到来的因素,也跟士兵们的体力有关,之前如此凌厉凶猛的攻击当然不可能持续太久,只要是人,体力就有限度,何况他们是重步兵。甚至在关键时刻,戴弗斯还命令退到后方的轻盾兵们一起加入对敌军最右端的攻击,可惜……

    如果那两千雇佣兵和两百骑兵归自己指挥,那么现在士兵们已经在追杀溃军了!只怪自己太自信,没有死缠烂打,坚持向图里伊多要些兵力过来……心里刚冒出一点后悔的念头,戴弗斯就将它掐灭了。战争中什么意外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指挥官不可能都能预见到,此刻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尽量不让过激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判断。

    雇佣军的阵线原本是尾端上翘的“弧线”,现在已渐渐被压平,随着方阵的步步后移,戴弗斯意识到:士兵们一边要与敌军强大的推挤力量相抗衡,一边又要防止单薄的阵列被冲破,还要在拼杀中尽可能的杀伤敌人,体力和精力的消耗是相当大,能维持这样的态势已经很不错啦!除非有重大的意外发生,否则图里伊联军左翼已不会有什么起色;至于中路,亚西斯特斯的回报同样不乐观,甚至比左翼还要糟糕;唯一占有优势的是右翼,但是优势不大(这是骑马前去侦察的亚西斯特斯做出的判断,依据是塔兰图姆的阵线只向前推进了一点)。在了解到整体的战场局面都呈现不利的情况下,戴弗斯去除了心中所剩的侥幸,不得不考虑会战失败后部队的撤退问题了……

    绪巴里平原方圆十里的土地上,将近三万名士兵在此展开生与死的较量,尘土飞扬,杀声震天,矛盾相交,鲜血飞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希军渐渐感到不支……

    卢卡尼亚部落联军人数超过图里伊联军六千五百人,图里伊和戴弗斯的侦骑根据观察的情况,原本估测卢卡尼亚人约有一万三千人,实际上狡猾的阿克庇鲁在营寨的后山还隐藏了部分兵力,而维格城的两千人在最后时刻才加入,因此造成了希军在判断上的失误,而斐瑞斯对卢卡利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年前(去年的战斗他并未参与)。事实上,在最近几年,卢卡尼亚人发展很快,尤其是格鲁门图姆,已经开始有脱离部落联盟、朝王国发展的趋势,在近两年的部落兼并战争中,格鲁门图姆的战士在频繁的鲜血洗礼中变得更加勇猛而坚韧。

    在图里伊将军们的旧有观念中,只要正面作战,组织松散的卢卡尼亚人必定会被希腊重步兵的力量击碎。而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多么可笑,尤其在希军中路,前排雇佣军、中间图里伊公民兵、后面是自由民,三股力量始终无法有效的合成一股,在格鲁门图姆战士凶猛的冲击下,中路希军一开始就在后退……随着战斗的持续,这本就各怀心事的三股出生不同的士兵们开始有了想法:雇佣兵是为钱而战,在胜利无望的情况下,他们当然想到的是首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图里伊公民兵确实在拼尽全力战斗,但是他们当中有一半是中年人,体力已经到了极限,到现在还在硬撑,是因为图里伊是他们的家园,不能让野蛮人践踏;而自由民本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参战,胜就获得公民权,败则逃离图里伊,去别的城邦寻找新的生活。

    随着希军中路越来越快地后退,他们与左右两翼的空隙在拉大。当格鲁门图姆的战士冲入两侧的空隙,从侧面攻击希军中路时,整个中路方阵轰然溃散了,士兵们四处奔逃……

    一直在密切关注这边形势的戴弗斯叹了口气,强压住极其失望的情绪,果断下令撤退。戴弗斯设计的撤退号令比较特别,与一般的希腊军队大不相同:它先是一个长音,紧接着是跟冲锋号一致的旋律,司号兵反复吹了三遍,大部分卢卡尼亚士兵还以为这帮雇佣兵又要冲锋了。在这一愣神之际,雇佣兵们稍微拉开距离,后阵的轻盾兵们再次投掷标枪(这真是艺高人胆大,没有严格的训练,是很容易误伤己方的战友的),在卢卡利亚人忙于防御的时候,雇佣兵们迅速一致的完成转身、奔跑等一系列撤退动作……

    注:科森扎sentia,布鲁提地区的中心城镇。

第二十八章 图里伊会战(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