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两级分化[2/2页]
杨小林永远也不会出台任何一个针对任何民族的照顾性政策,全国都没有,你西藏也不会有。原因很简单,照顾的另一层意思是什么?是歧视。
刚才他的笑容在李扎布那些人的眼里是亲和的,但是蔡松坡却十分了解,杨司令准备来硬的时候,一般都是那种笑容。
“松坡,如果我把布达拉宫那些人赶走,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蔡锷被他吓了一跳:“李扎布的没错,活佛在西藏就是神。您赶走他,藏民会跟你拼命的。”
杨小林呵呵一笑:“我怕别人和我拼命么?做好军事上的准备。”
蔡锷一下蹿了过来:“司令,三思而行!”
他在云南为西藏的事情准备了很长时间了,如果想用武力解决他早就动手了,根本不用浪费这么多年。
杨小林看看他:“我知道。我只是让你准备,是不是来硬的要看情况而定。你放心,北京如果不出事,我们在这里慢慢玩。英国人比我们着急。”
蔡锷当真松了一口气。脸上苦笑了一下:“下午我看了那个熊希龄写给您的改革方案,我觉得就方案的本身来没有任何问题。司令,是不是考虑用军队来保证顺利推行?”
杨小林往会客室的椅子上一坐:“你也觉得没问题么?”
蔡锷点头:“比孙文的民主要强的多!”
熊希龄的官制改革除了人事升迁上面的变化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央对基层的全面放开。
现在的体制那些乡长,村长都是县里面任命的。而熊希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因为中国这个地方和外国很不一样,在乡村一级中家族观念非常严重,你一个外来人,想在这个村子里面干事你首先得经过这个村子的最大的那个家族的同意。
这几年中国的许多村长都是摆设,干过农活会来事的还好,有些上面派去的人对当地的事务根本插不上手。
熊希龄与其这样不如让老百姓自己选村长,你们自己选,选了把名单报上来。我们批。然后乡长就从这些村长中间提拔,还是你们自己选,上边不过问。
以后我们在村里面只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协助他们选出来的村长处理事情。而镇子上的公务人员也全部都采取临时聘用机制。你当了乡长。你自己找人来帮你处理公务。
每一个乡长任期四年,所收财税上缴县级部门百分之二十,剩下百分之八十你自己支出。至于你怎么花掉的,政府的要求是每年年底进行公示。然后县级部门查账。查账没假,老百姓对你花的钱也没有任何意见,政府绝对不会过问你哪笔钱该花。哪笔钱不该花。
四年任期结束之后,你给乡里面创造了多少收益,决定你能拿到多少提成。没错,对乡一级的干部就是给提成的。因为这些人往往没有什么太多的升迁机会。
熊希龄的清楚,我们得让他们感觉为国家干事是值得的。乡长都是村长选上来的,村长是在村子里面有声望的人。人家干了四五年,把乡里面建设的不错,让乡亲们的收入都翻番了,别等干完了回家一看,隔壁那个傻了吧唧的二牛这几年跑船都盖了六间大瓦房了,自己给国家干了四年尽心尽力还不如做小买卖的。
总之一句话,当官也是一种经营自己人生的道路,别让走这条路的人寒心,付出心血就要有回报才行。你不让他有回报,他会用自己的权利来换回报的。相信他,他是全乡推选出来的最有能力的人,他一定有办法拿到他应得的,甚至不应该得到的。
这个方案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前天杨度也给杨小林回电了。杨皙子看过这个方案之后,不择一切手段确保成功。黎元洪,陈天华,所有知道的人都认同。这是杨小林见过了赞同率最高的一次表决了。
大家都认为可以,这应该是一个好的方案,只是杨小林的内心中真的有点担忧。
基层放开了绝对的民主,中央确保绝对的集权,用县市一级的政府作为过渡,这个政策和太祖建国的时候何其相似?太祖当初也是让大家公推生产队长,生产队长拿全队的工分比例。生产队长拥有对乡长的罢免权,这和熊希龄要进行的政改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真的可以么?要知道太祖当年在这个问题上可以是完全失败的,后来的文献也都这种政策不可取,但是既然不可取,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赞同?
是他们都错了,还是历史向一个小小的片警隐瞒了什么?
杨小林真的找不到答案。不过既然大家都认为可以做,那我们就做。(未完待续。。)
第三十六章 两级分化[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