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儿不为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四章 驱兵攻城[1/2页]

    清军入江西,曾在南昌、赣州等地屠城,杀害汉民百姓百余万,以致赣?内容已经乱序请到  阅读!??为之变色,此事距离现今不过十年,当真是沥沥在目。知府陆国孝等人反复宣扬大清真满州兵雄威,以南昌、赣州被屠之事恐吓众士绅,结果士绅被吓住,担心日后清军再来真会屠城报复,于是再不敢动摇,纷纷相劝青壮卖命协守,断不能使太平寇入城,否则他日祸事必至。为激励青壮卖命,士绅们慷慨解囊,许下重赏,令得青壮们人人胆气复升。

    刘光弼又与众士绅道,太平寇入赣以来,府县失守数十处,殉难官员不计其数,故只需城中士绅齐心协力守住吉安,待他日大清真满州兵至,收复失地后定以各地官职相酬士绅。此举让士绅更是坚守守城之心,齐致说道愿与大清兵共存亡。

    四千多降兵就这么一窝蜂冲向吉安城墙,有人扛着刚刚打造的云梯,有人推着制造简单的盾车,有人执着大盾顶在头上,还有人拿着刚刚从太平军那领来的弓箭不住射向城头,以掩护己方登城和撞击城门。

    城头上,趴在垛口后的吉安总兵杨文远发现太平军竟然驱降兵攻城,愤恨的捏紧了拳头,仿佛随时都会有一团怒火喷发出来。清军的炮手们一直在等待,迟迟没有得到开炮的命令。吉安城上有二十几门火炮,负责开炮的炮手都是刘光弼的督标精锐,统领的游击当年曾在赣州保卫战中一炮炸伤王得仁,致使明军不得不停止攻势,给了他们喘息之机,最终等来了北面过来的满州兵。

    刘光弼咬牙缩在城门楼中,听着城头上呼啸的炮子声,他估摸着城外太平军火炮怕是不下百门,要不然打不出这等声势。城上的清军要么贴墙躲在城垛后,要么趴伏在地上,那些刚上城的青壮却是因为没有经验,吓得在那鬼哭狼嚎乱叫乱跑,不少人因此做了倒霉鬼。

    十几门火炮喷发出怒火,炮弹呼啸从炮膛射出,向着远处冲来的降兵飞去。那尖厉的炮声十分的剌耳,炮弹落在地上,惨叫声彼此起伏,很多降兵被炮子直接命中,身子炸得不知分成了多少块,手脚满天飞,好不骇人。没有被当场炸死的降兵们只恨不能早死,痛得在地上满地打滚,凄厉地惨叫着。被炮弹炸过的地方,云梯、盾车残骸到处可见,人的尸体东一具西一具,遍地都是鲜血。

    突然打来的炮子让降军们前进的脚步为之一滞,目睹前方的惨状,很多降军吓得两腿发抖,可是后方的太平军骑兵却毫不犹豫的纵马上前,马上的蒙古人操着夹生的汉话挥刀砍下数十颗头颅,让发怔的降军们再也不敢迟疑,胆战心惊的继续朝前冲去。城上的炮火纵然可怕,但不冲的后果更可怕。在城头大炮忙着换药装弹的空隙,降军们又往前冲进了里许地。城上的大炮再次打响,又是一片惨叫。

    劝降不果,意料之中事,倘清军愿降,前几日便已开门,何至今日。周士相命发降军攻城,鼓声响起,一队队身穿红色军服的太平军从营门走出,四千多降军也被分批提至城下,分发武器准备攻城。

    一门门火炮被从雨棚中推出,随着一声令下,一发发炮子落在城墙上。太平军的火炮并没有多大的准头,不过全部对准城上,要么砸在城楼上,要么砸城垛上,或是直接砸在城墙上。硕大的实心铁球弹一落地便掀起一片的碎石碎块,一些倒霉的清军或被炮子当场砸死,或被碎石砸在要害,城墙上的通道上到处都是散碎的血肉,一滩滩血迹上满是掉落的砖石碎块。

    太平军虽是围住了吉安四面,但主攻却只南城一面。幸运的是,当年清军攻打吉安时曾驱百姓填平了城外的护城河,所以这些降兵们可以直接抵近城墙,要不然有护城河横在那,怕是他们中的大半连城墙都摸不着就惨死在护城河边了。

    发现太平军开始攻城后,清提督刘光弼一面急忙抽调督标亲兵涌上城头,一面将十几箱白银抬上城头,下令不论军民,但凡杀敌一人,皆可至箱中取银一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有钱能使鬼推磨,望着那晃眼的银元宝,守城清兵青壮士气高昂不可复加。

    降官降兵也!

    周士相任由降军攻城,只命炮兵不住发炮压制城上清军。攻城主力第一镇被命令就地待命,待降军抵进城下再见机而动。数百蒙古骑兵一直吊在降军的后面,作为威摄的存在,一旦发现降军有掉头者,或迟滞不进,他们便会纵马上前砍杀。降军们没有选择,只能撒开两腿往前跑去,以期不要被城头的炮火和弓箭击中。

第七百一十四章 驱兵攻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