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世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3章 晋王[2/2页]

    刘??这么说,刘?D摇了摇头,看着刘??,表情认真地道:“三弟谦虚了!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佐世济民,安邦定国,比之任何宰相贤臣都不差。陛下对你的信重是人所共知的,以皇子拜相辅政,这还是当朝第一例,只需好自为之,为国为民,发挥出你的才干即可!”

    刘?D这番话落,刘??平静的双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面上倒也从容,以一种轻松的语气对刘?D道:“殿下可是高看臣了,我何德何能,岂敢同朝中良臣贤相相比,我这闲散的性子,素为陛下斥责,此番,想来也只是因缘际会,要做的也只是些得罪人的差事罢了......”

    对于刘??有些小心的回答,刘?D沉默了一下,方才轻笑着叹道:“我只是有感而发,三弟不必介怀!”

    兄弟俩又闲扯两句,各自离开,只是没走两步,刘??忍不住回首,望向刘?D那挺拔的背影,两眼之中露出深思,眉宇间隐隐有些愁绪。

    刘??知道,自己这个太子哥哥当得并不容易,但如此敏感的表现,还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适才交谈间那么多暗示,不断的机锋,也让刘??暗自警醒,性情温厚如刘?D,也难免猜忌之心,他接下来的日子,恐怕是轻松不起来的。?

    另一方面,则默默揣摩着刘皇帝的用意,让他参与税改,刘??是提前预料到的,从安排他与刘?D一道出城迎接赵普就已经窥出些端倪了。

    但是,拜他为尚书仆射,入职政事堂,这是刘??怎么也想不到的。就如刘?D所言,皇子拜相,自刘皇帝当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过,当年,他们这些年长的皇子,参与中枢朝政最深也就是担任一部司主官,即便如此,也饱受瞩目。

    而放宽到立国以来,那也只有建国之初,刘皇帝与先魏王刘承训兄弟俩,以皇子亲王之尊,参赞朝政了,而那时,刘皇帝也曾有宰臣的头衔在身上......

    这么一想,刘??没有感到荣幸,只觉屁股底下火辣辣的,这是又一次被皇帝老子架在火炉上烤了。天家之子,大多是早熟的,而刘??知事则更早,很少时起,刘??就知道低调藏拙了,在与高贵妃的“较量”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不过,刘??能够瞒得住旁人,却瞒不过在四大皇子身上投入了大量心血的刘皇帝,同样在很早的时候,刘皇帝便知道这个三儿子很会隐藏,因此也一直在逼他的潜力,不断地委以差遣重任。

    而这些年,刘??参与朝廷事务也算深入,但与秦王刘煦的锋芒毕露不同,刘??即便在漠南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也没有像刘煦那般,苦心孤诣地经营自己的基本盘,对中枢事务更是表现出一种默不关心、泰然处之的态度,在漠南期间,没有交结文武,没有培植党羽,仅仅是中规中矩地为朝廷稳固边陲,实行民族同化政策。

    但藏拙也不是这么好藏的,越是低调,越是不争,反而显得聪明,也正是那种踏实做事的作风,很受刘皇帝欣赏。?

    刘??实则也明白自身的矛盾之处,要说对刘皇帝屁股底下那张宝座一点想法都没有,那也是自欺欺人了,连九皇子刘曙当年都还隐露念头,何况聪敏如刘??。

    只是刘??脑子比较清楚,知道自己希望不大,总是保持着一种理性。然而,或许正是因为心底潜藏的那点想法,也让刘??无法像齐王刘昀那样,做到真正的在在闲适。

    而此番,面对刘皇帝的委任,当刘?D都不免表现出忌惮之心后,刘??的心中产生了三十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复杂,甚至有些迷茫。

    刘皇帝是年迈了,开宝时代不知还能持续多久,而接下来他的前路,又该如何走?这是一个值得重新认真审视的问题。

第313章 晋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