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海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2 送行[1/2页]

    “一帆风顺!”

    李天养遥望西南方向,看不见的海洋,向远方的丘翔等人送上默默的祝福。

    经过长时间的心理挣扎,李天养最终还是没能够下定决心,让这一群忠诚的信仰者早早死去,而是掩人耳目让其假死,送他们南下去了。

    归根到底,李天养依旧还是觉得这一群人即便对自己和团队造成了不可预估等影响,但是他们的罪责却是不至于死,生命之可贵放在一直惊醒自己要铭记初心的李天养眼中,着实有些沉重。

    明面上将这一行人执行绞刑,可以对洪门内部中高层成员做出严厉的警醒,而暗地里将这一群人流放南洋,以他们对自己的忠诚、加上自己救命之恩,却也能让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永远不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来。

    而且,李天养同样不希望,洪门花费了十数年等心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这样白白浪费掉,像丘翔他们这样的精英人才,即便放在大明朝混乱之世当中去,也都能有一番作为的,不比明朝那些什么过天星、混江龙之类的起义军领袖差。

    由着他们这些人才自己出去奋斗,保不齐在日后某一个时间里,他们也能够在南洋其他地方闯出一片天下来,到时候说不得也能将李天养所灌输?他们的新思想给传播发扬光大,打造出另外一个洪门的缩体。

    “再见了,故乡!”

    似乎心有灵感一般,在海面上被董浩然叮嘱了一番的丘翔等人,此时也站在海船甲班上,遥望着故乡的方向,注目并沉重地行了一道标准的军礼,以此表白他们的恋恋不舍。

    历史的轨迹不会因为洪门这偏据一方的蛮荒之地而有所停留,因为洪门这个未知数的影响,历史固然早就已经偏离了曾经的方向,同时也是面目大变,早就没有了原有等状态,但是三方鼎足而立的姿态却是已经成型了。

    大明朝庞然大物,底蕴深厚却是腹背受敌,中枢京师因为祖辈的坚持,让崇祯皇帝无法迁都回到留都应天府,使得朝堂与地方更加稳固的江南重地被闯王李自成所带领的农民军分隔两地。

    熊文灿最终还是因为剿匪不利被拔了兵部尚书的帽子,再也坐不住总督六省军机的位置上;而杨嗣昌同样也因为张献忠之流死灰复燃被其朝堂政敌攻讦,最后黯然离去。

    兵部侍郎丁启睿继任陕西三边巡抚,继续率领着左良玉、邓?等总督镇压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起义军,并牢牢将其控制在了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儿不使对方在扩散到北方诸省,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而有此大幸,也是源自于去岁年尾之时,大清朝国力受到天花疫病荼毒,没有再次举兵扰边,使得去岁北方压力骤减,这也是让大明朝能够分出更多的精力和物资来镇压南面的农民军起义。

    洪承畴作为?辽总督,反而趁着大清无暇南顾的机会,重新将宁锦防线往前推移数十里,并重新构筑了无数坞堡,倒夜让那个宁锦一线前线不再像之前那样孤立无援。

    而东江镇皮岛之上的尚可喜等人,也是抓住机会在大清土地上肆意捣乱,他们不用担心会被残留的天花疫病所传染,带来不可预知的损失,银耳能够在受灾地中大展拳交,实力比之畏首畏尾的大清驻军却是强悍太多。

    短短一年时间不到,东江镇皮岛上的流民百姓已经军队数量,不但完全弥补了上一次盘山大战时的损失,而且还有增加,麾下连同普通百姓人口,尚可喜他们终于重新达到了当年毛文龙驻扎皮岛之时的规模,并重新恢复了当年东江镇地盘,成为死死钉在大清腹地的一枚钉子,让大清人坐立难安。

    有了东江镇的蓬勃发展壮大,倒也让大明边关的压力少了不少,随着东江镇实力的增长,大清人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力量来防备对方,相比曾经大清只需要对付南部大明边关来说,却是无形中削弱了大清不少力量。

    “将军!!”

    皮岛码头上,刚刚从大清打秋风归来的一百多号东江镇士兵,见到前来码头迎接某个人的尚可喜他们,连忙一个立正行礼。

372 送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