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影响[2/2页]
崇明岛徐氏等到来,对于洪门而言意义重大,这也是李天养亲自前去码头迎接他们,以示重视的原因。
随着崇明岛徐氏的到来,南洋商会如今发展到了七十余位成员的商号东主们,渐渐开始提前谋划起他们商号、家族的未来,或是渐渐减少海上的贸易,转战内陆,或是将更多的财富、产业搬迁到大员岛、吕宋群岛去。
当然,也有像吉仁堂这样的商号成员,自觉在官场上的能量还算不错,同时也舍不得他们家族当地产业的,暂时还是没有任何动作,依旧如故地在两边正常运作。
松江徐氏一族,这些年虽然在商场上获利极多,但是他们毕竟是曾经出过阁老首辅等家族,本质上他们还是士绅之家,即便跟着洪门赚取到了曾经想都没有想过的财富,但是他们更在意的是他们作为士绅阶层所拥有的高高在上地位,财富什么的未必能够打动他们选择站队洪门。
不过洪门的收获依旧不少,洪门出地安置从大陆而来的各家商号,作为他们给家族预留退路的选择,随之而来的便是创造出无数的工作机会。
像崇明岛徐氏所分配到,命名为徐家集的临时村落当中,需要开垦荒地、修建房屋道路等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很多的劳动力还是专业性工种,徐氏一族的族人未必有这实力作为。
而修建道路、房屋这些事情,又需要采购大量的物资,洪门再是慷慨,也不可能会无偿提供这些物资给他们,还是需要各家东主自己采买。
反正,这些东主们这些念跟着洪门一起,在远洋贸易荷开发吕宋等时间当中赚的是盆满钵满,拿出些银钱作为建设自己基业的事情,他们自然也不会吝啬的。
而且随着这些东主们开始迁居大员岛、吕宋,带来更多财富机会,更大程度开发大员、吕宋群岛的同时,也是在给洪门税赋创收,让洪门财政更加富裕。
从长远看,这些商号将他们更多产业和财富搬运到了洪门,最终还是化作了洪门自己本身的底蕴,让洪门其实无形中充实了他们的实力,只是现在还未体现出来而已。
本就繁华热闹的洪门基隆镇,从崇祯二十年初春开始,更加繁忙起来。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明海风云》,微信关注“热度网文或者rdww444”与更多书友一起聊喜欢的书
ps:书友们,我是雾霾下的阳光,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125 影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