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秣马南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二章 又一大将[2/2页]

    “这个原因本帅也是刚刚才知道,交址李昭皇(越南李朝唯一女皇帝)在宝佑六年(1258)就将皇位禅让给了她儿子陈??,也就是现在的陈太宗。”石斌解释道,“此人野心不小,否则也不会夺权。如今交址已经完全在他掌控之中,他自然就将主意打到我大宋了。”

    这回众人算是明白石斌为何要他们谨慎行事。如此厉害的皇帝手下的大将又岂会是容易对付的软柿子?

    “请大帅将这次交址领兵大将的情况告诉我们,好让我们几个心中也有底。”李超立刻说道。

    “此人是陈朝皇族,名叫陈国峻,文武全才,自幼便才思敏捷,从军后更是常胜将军,几无败绩。他还在自著《兵书要略》,听人说此书还挺有深度。他在军中威信也非常高。”石斌平静的说道。

    知道了这些以后,帅帐之中立刻无人开口说话,都明白为何石斌要他们慎重思考了。如此一个文武双全,勇谋兼备还几无败绩的人做对手,怎么能不慎重对待?

    战场之刀枪可不长眼,不会分将军和士卒的,越是将领反而越危险,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看到四人肯静下来认真思考,石斌心中

    非常高兴。过了大概两杯茶的时间,他便开口道“怎么样,想好谁去了吗?”

    “大帅,末将一人难担此重任。”向士璧很沉重的说道。

    “大帅,末将也是。”王坚说道。

    “大帅,末将可保不败,但恐难解廉州之围。”谢强兵有些颓丧的说道。

    “大帅,末将可解廉州之围,但恐不能久守。”李超说道。

    “嗯,你们说的都还是实话。王大人和向大人长于坚守不善进攻。谢大人坚守和进攻都有些能力但是不精,敌不过陈国峻。李大人善于进攻不善防守。本帅打算派两位将领,一善进攻一善防守的前去支援廉州。你们觉得谁比较合适?”

    “自然是王坚大人与李超大人配合最好。”谢强兵毫不犹豫的说道。向士璧虽然迟疑了一会,但很快也点头赞同。

    “你们二人呢?愿不愿意配合救援廉州?”石斌问道。

    王坚与李超本就没有私仇,而且都还互相欣赏。如今听石斌命他们搭配当先锋,二人自然还是非常乐意的,不约而同的点起头。

    “不要嫌我??拢?猿鹿??屑商肮γ敖?<词顾?鞫?肪??忝且膊豢勺犯稀H羰巧米宰犯希?莨治揖?ㄎ耷椤!笔?罄渥帕乘档馈

    这番话等于给李超和王坚二人画了条底线,他们的脸立刻哭丧起来,向士璧和谢强兵则在一旁偷笑。

    “大帅,那请问我们可不可以用些计策?若是硬碰硬,我和王大人那点兵马恐怕不够。陈国峻甚至都不会将我们放在眼中,继续打他的廉州。”李超很直接的说道。

    不得不说李超的话很有道理,与陈国峻这样的大将战斗自然不能打得太死板。若是那样便是自寻死路,所以还真不能束住李超与王坚的手脚。

    “那你们打算怎么办?将想法告诉我。让我考虑考虑。”石斌问道。

    李超也是颇有谋略的大将,眉头一皱计心头,说道“咱们来个围魏救赵。”

    “什么意思?”

    “大帅,交址军入侵我大宋粮道必然很长,运粮不易,咱们可以从这下手。若末将所料不差,钦州必定是交址军一个重要的屯粮之地。只要攻下钦州,交址军必定会大乱。即使攻不下钦州,陈国峻也必定会派军救援,用以保护粮食和粮道。如此一来,廉州压力大减,一定能坚持到大帅的大军到达。”

    “此计虽然老掉牙,但是依旧可行。只不过仅仅用你们自己麾下的几千人马多半不够。我打算拨你们两万人马,一万精锐一万禁军前去。”

    “大人,末将有话说。”在王坚与李超正要感谢的时候,向士璧忽然开口道。

    本以为向士璧是来捣乱,故而几人都不高兴,但是向士璧很平静的说道“请李大人和王大人放心,向士璧不是来抢功的。而是觉得可以补充些东西。”

    “说说看。”石斌示意。

    “末将以为可以来个‘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陈国峻看不透大人可能更好。”知道自己的话众人还没听明白,向士璧继续解释道“咱们可以命一些士卒用一百人打起一千人的旗帜去攻击交址的运粮队。让陈国峻拿不准我大宋到底来了多少军队打先锋,他一旦心中不安必定会减弱对廉州的攻击,转而命更多士兵保护粮道。毕竟粮道越长,他的危险可就越大。一旦粮道被断,他这些军队可就不战自乱了。”

    “好,这个计策好,向士璧,本帅先就记你一功,战后一起奖赏。”石斌笑道,“好了,会开完了,你们快去准备出兵,不得有半点拖沓!”

第七百零二章 又一大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