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秣马南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粮草不足[1/2页]

    第五十三章

    粮草不足

    兄弟几人正在议事厅中喝茶庆祝贾玲为石斌争取到这么多物资支援时,管粮草的军官急匆匆的跑了进来禀报,说荆州贾大人那的五营粮草已经超过十天未到,库中的粮草只够五日之用,如果削减部分还能勉强撑的李超在王三的示意下将关于税务的资料到拿出来给石斌看,如此一来他才明白,明朝所有有功名的人都可以有特权,进士可以有两千亩田地免税,举人有四百亩免税,就是秀才也有八十亩免税。

    但石斌仍旧想从这些家伙身上挤出点油水,说不定请孟珙或者贾似道帮忙就有效果,相信多少还能弄到一些支援。

    “诸位贤弟谁能帮为兄出谋划策,不求持续供给粮草,至少让咱们渡过这此难关,保证咱们这五千之众一两个月内粮草无忧?”石斌询问道。

    “大哥,那帮商人不是要给我们交镖师费吗?咱们干脆就让他们交粮算了,何必再转成那金银财宝?别弄得大家都麻烦!”赵刚不耐烦的说道。

    “赵哥,那是商人,就是多那黄白之物,粮草反而不多,恐怕不好办啊。”易俊接话道。

    李超听后却笑了起来:“二位这么一说我却知道怎么办了,当年我们没了粮米就是去城镇抢掠,而那些走水路的商人我们不全收钱财,一般还要收粮米当买路钱。”

    还能专门要粮食?这让除了刘霄之外的人全都很意外。

    仔细一想,也有道理,水运比陆运运输的货物总量大很多,只要记得每次额外带一些粮食就好,也能来个“和谐相处”。

    那帮商人无非就是在这河流湖泊上游荡,而这些地方都是粮米高产之地,何不就请他们帮我们购买粮米?至于那镖师费就照赵哥所说,用粮米代替,那帮商人鬼得很不会吃亏的。”

    听到李超这办法,众人皆点头称赞说此法的确可行,而且还是个好办法。只是如今粮食紧张普通商户肯定不能做粮商,所以估计也支撑不了多久。

    刘霄则说:“那土匪的保护费干脆也弄成粮食算了。”

    易俊又说:“那帮匪徒也是不事生产的家伙,且只呆在一个山头哪里会有什么多余的粮食?”这话易俊却说对了,众人沉默了下来。

    王三想了想笑道:“大哥,干脆给那帮土匪一个信息,如果不交粮就涨保护费,交了粮就打八折。估计也能解决点,毕竟他们就是跟着咱们一起抢粮。”

    但是石斌却仍然不是很高兴,说道:“几位贤弟的办法固然不错,却也只能解燃眉之急。需要我们能自给自足,不靠他人,购来的粮米能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才是上策。”

    想着这些,石斌脑子冒出了个名字——袁农平.如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那就好了,因为如今这一亩地的收获不过才两石(一石=97千克),前世那一亩地可以收大概四石五的粮食。

    虽然有这想法但却没办法,又不是学农业的连怎么配种都不知道,只能望田兴叹。于是他便发出悬赏:无论谁能提供高产作物赏银五百两。

    石斌很想能在田地里种到些土豆或红薯,可那是明朝的事情了,难道又穿过去?不由苦笑,再乱想估计就得进精神病院了。

    “大哥,我还有个办法。”刘霄说道。

    “贤弟有办法就快点说,我们得尽快为咱们的军队弄到粮草。”石斌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样说。

    “咱们可以多种萝卜和藕。萝卜容易成活,产量也高。那些种植大米的薄田产量肯定不高,但若是在这些荒地里种植萝卜,就能生产更多粮食;藕类虽然不很扛饿但是更容易成活。在水中成活不占田地,荆湖南路到处都有河流和池塘,所以可以种植大量的藕类非常容易。”

第五十三章 粮草不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