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1/2页]
“他指出,法度有必要变,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他以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年调任鄞县,为人正直,执法严正,为大众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进农田水利灌溉,便当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处理大众度荒困难。恳辞入朝皇三年,任舒州通判,颇有成绩。宰相文彦博推荐他为群牧判官,出任常州知州、江东刑狱提典。嘉三年任度支判官时,向仁宗上万言书,对科举以及奢侈无节的衰颓习尚作了深入的揭穿,恳求变,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全国之财,以供全国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重视。不久朝廷录用他入直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因言忤旨意,难以为官,于八年八月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英宗即位后,屡召王安石赴京,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恳辞入朝。首先,推广王安石变法的首要意图是富国、强兵。尽管变推广的时间不长,但得到很好的作用。在熙宁间的六、七年内,京畿及各路兴修水利共一万七百余处,溉田三十六万多顷,等于全国垦田数将近十分之一,令公民得到优点。均输、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等之开始实施,有利于抑制豪强绅耆、高利贷者和富商大贾,给大众带来必定优点。由三司拟定的预算,大大削减了冗费开销,每年可节约十分之四。荒地的开垦和方田的丈量也使得税收有所增加。冗员冗兵的削减,不仅使府库比前充分,也使戎行战斗力有所提高。其时保甲民兵约七百余万,为仁宗朝兵额之六倍,但练习费用仅占曾经募兵费的五分之一。神宗时对辽、西夏作战虽仍晦气,但熙宁六年曾克复了熙州、河州、洮州、岷州等地,使稍有改进,而神宗,哲宗二朝得获短期之安靖局势。可是,改是很不简单的。先要有人敢创新,后因人们习气旧事物,不接受新事物,会用尽方法去阻遏新事物的产生。变的内容触犯了大地主,约束了他们的克扣,冲击了他们的特权,因而他们纷乱向神宗递上奏章和文书,进犯变。这因而成为导火索。在进行变前,王安石为人我行我素,未能接收保受的定见,使司马光等旧大臣群起抨击,遂使新的推广,倍觉困难。而王安石的变中,朝臣以为新违背祖制,有些富豪因新危害他们,故剧烈反对。而且,王安石急于求成,在短短数年内,次第颁布纷乱的法例,一事未已,一事又兴,很难收到实践的成效。另用人但求支撑新,而不问其品质,故幸进小人如曾布、魏继宗等均为所用,日后在变中起了割裂、破坏的作用。他的才学,不用多讲。”第903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