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痴王妃升职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50章[1/2页]

    “竟然发现了大量贴有金箔的陪葬品,这就将1700年的我国金箔工艺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神秘的金箔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丹阳记》等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和设锦署的记载。唐代秦韬玉在《贫女》诗中写道,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封建统治阶级为显耀他们的荣华富贵,帝王将相的龙袍朝服,皇后贵妃的凤冠霞帔都用金银线绣饰织造;金箔则用于宫殿装潢、寺庙佛像装金。明代和清代都设立了云锦织造府,这时的金箔、金线随着云锦的发展而盛极一时,从事这个行业的手工艺人近万人。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战乱和封建统治的无能,金箔、金线行业的生产经营也受到严重摧残。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高,从古至今。一直为手工制作。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化条将金块熔化成细小条块;拍叶将金条捶拍,裁减成数毫米见方的小薄片;装占做捻子将小薄金片夹在用煤油熏黑的乌金纸内,此种乌金纸产于上虞、富阳一带,以当年生嫩竹为料,并经5个伏季的浸泡、沤烂后才最后制成,故亦称五伏纸,用2016张20厘米见方的乌金纸叠成一方块,俗称家生,共可夹2014片小金片,外层再包以牛皮纸后,即可进行打箔;打箔须一人手持数公斤的铁锤敲打,另一人持锤配合捶打称上、下捶,如此捶打数小时之久,方能将“家生”内的小金片打成极薄的金箔;出起、切箔用羽毛从家生中挑出金箔置于另一纸基上,并按规格标准用竹刀切成各种尺寸的金箔成品。后期,人工捶打改用机器打箔,使打箔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金有极好的延展性能,加工成很薄的片材,称为金箔。一直沿用的古代手工打制的方法,称作捶金箔,从事这种手工业的作坊称为捶金作。先将金锭打成薄片,逐层夹入乌金纸中。每迭达二千余张,外裹绷纸。在青石砧上用铁锤锤击约三万多次,即成金箔。为防止粘结,在纸上涂滑石粉。金箔厚度约为0.0003毫米。金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佛像贴金、印刷制墨、印泥,还可入药。由金箔制成的金线可织造云锦,用于服饰、工艺美术。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近几年,日本、东南亚一带食用金箔盛行,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点相继问世。在食用酒中加上少量的金箔,具有解毒、养颜等保健功能呢。。。”

第450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