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花痴王妃升职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0章[1/2页]

    “不仅如此,他还将顶部升高作成介字形的帽屋,这样可以把秃顶掩住,这种有介字形帽屋的帻就是介帻。《续汉书·五行志》说延熹年间,京师帻颜短耳长,就是前低后高的式样。《续汉书·舆服志》又说魏孝文帝时,又把颜题增高、颜题延长到后脑部位时再升高立起,使两边缝接处竖立成三角形尖耳状,称之为耳,在耳的下方即帽圈的后面缝上披幅,名为收。东汉的进贤冠可说是展筒与介帻结合的冠式。从出土人物雕塑和绘画资料来看,晋代的进贤冠,冠耳已急剧升高,其高度与展筒的最高点相齐,展筒外廓由原来的〓形变化成Λ形,及至唐代,冠耳逐渐扩大并由尖角形变成圆弧形,而展筒则逐渐降低缩小,把介帻的屋与进贤冠的展筒融成一体,形成一种由颜题、帽屋及帽耳组合的新冠帽,即唐代的平巾帻。进贤冠主要以梁的多少及所佩绶分官衔等级。进贤冠自元代以后叫梁冠。明代梁冠制度为,一品为冠七梁,革带用玉,绶用云凤四色花锦。二品为冠六梁,革带用犀,绶同一品。三品为冠五梁,革带用金,绶用云鹤花锦。四品为冠四梁,绶同三品。五品为冠三梁,革带用银,绶用盘雕花锦。六品、七品为冠二梁,革带用银,绶用练鹊三色花锦。八品、九品为冠一梁,革带用乌角,绶用??二色花锦。唐宋之后梁冠在旧制基础上增加了梁数。而唐代的制度则是,三品以上官员三梁,五品以上二梁,九品以上,以及国官为一梁。杜甫的诗《丹青引》就写过,良将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这句诗写的就是唐代的时候,文武官员的服饰。亲王戴的远游冠,有三梁。近似进贤冠。远游冠,古代中国冠饰之一。为诸侯王常戴,制如通天冠,有展筒横于前而无山述。山述,即在梁与展简之间,高起如山形者。诸王所戴,有五时服备为常用,即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就是采用了五行之色。西汉时为四时服,春青、夏赤、秋黄、冬皂。按远游冠汉以后历代都有沿用,至元代始废。《后汉书·舆服志下》有云,远游冠,制如通天,有展?横之於前,无山述,诸王所服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晋书·舆服志》说,远游冠,傅玄云秦冠也。似通天而前无山述,有展?横於冠前。皇太子及王者后、帝之兄弟、帝之子封郡王者服之。诸王加官者自服其官之冠服,惟太子及王者后常冠焉。太子则以翠羽为?,缀以白珠,其馀但青丝而已。《新五代史·刘?传》记载?於内殿设帐幄,陈宝贝,胡子冠远游冠,衣紫霞裾,坐帐中宣祸福,呼?为太子皇帝,国事皆决於胡子。亦省称远游。”

第490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