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1/2页]
“玄宗时命各地普建玄元皇帝庙,在京师者称为玄元宫,后改名为太清宫。正祠指列入朝廷议程的规定性祭祀活动。此处意谓当南郊祭天时,太清宫、太庙之奏告及诸神庙之祭告皆为临时性的辅助祭祀,只有郊祀才是按常规进行的正式典礼。天宝九载,唐玄宗天宝三年改年为载,至肃宗至德三载复改载为年。全文意思是皇上亲临南郊祭天、太庙祭祖的典礼,写在典册上的祷祝文字都称恭荐岁事。先到景灵宫荐享,称之为朝献;然后到太庙行祭,称之为朝飨;最后才到南郊祭天。我在编集《南郊式》时,曾参与讨论,每每怀疑这三项典礼的次序:如果以先祀者为尊,则祭天的郊祀不应在祭祖的庙祀之后;如果以后祀者为尊,则景灵宫之祀又不应在太庙之前。考察这种次序的由来,它原是有所因袭的。按唐朝的旧制,凡是祭祀上帝,则对众多神庙都预先派遣使者祭告,只有太清宫、太庙的祭祀,皇帝才亲自参加。所有典册祷祝文字都称:定于某月某日,到某处行祭,不敢不祷告于神灵。太清宫、太庙的祭祀称为奏告,其余诸神庙称为祭告,只有南郊之祀才是按规定进行的正式大典礼。至天宝九载,却又下诏说:所谓‘告’,本是在上位者对下属谈话的用词。今后太清宫的祭礼应该称为‘朝献’,太庙的祭礼称为‘朝飨’。自此以后,奏告的名目就不用了,太清宫、太庙的典册祝文遂皆与按规定进行的郊祀大礼无别。正衙法座,正衙法座,香木为之,加金饰,四足,堕角,其前小偃,织藤冒之。每车驾出幸,则使老内臣马上抱之,曰驾头。辇后曲盖谓之?。两扇夹心,通谓之扇?。皆绣,亦有销金者,即古之华盖也。法座指古代皇帝的坐具。冒指覆盖。内臣是指太监。曲盖是柄部弯曲的伞盖。通指都,全部的意思。全文的意思是正衙的法座,是由香木制成,再用黄金装饰,四条腿,圆角,它的前部略为凹陷,座面上覆盖着藤织物。每当皇帝出巡,就让一个老太监在马上抱着它,称为驾头。皇上车驾后的曲盖称为?,左右两柄扇子夹着?,总称为扇?。扇和?都绣有花纹,有的扇?所绣的花纹还是用金线绣的,这就是古代的华盖。翰林之称原文,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应供奉之人,自学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隶籍其间者,皆称翰林,如今之翰林医官、翰林待诏之类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称翰林司,盖相承阙文。翰林院是以文翰及其他杂艺供奉皇帝的御用机构。禁中指皇宫。燕居指闲居。燕,安息。玉堂、承明、金銮殿指玉堂疑当作浴堂见下条,在此亦为殿名,故与承明、金銮二殿并举。唐人以玉堂为翰林院之别称。”第644章[1/2页]